Monday, February 17, 2014

槟发送短讯未违个人资料法 黄汉伟盼善用传播紧急资讯

As reported in Malaysiakini by Low Chia Ming 刘嘉铭

 槟发送短讯未违个人资料法
黄汉伟盼善用传播紧急资讯

槟州政府与XOX电讯公司合作,在未来一年发出短讯给20万手机用户传播州政府的讯息,遭致反对党批评和质疑,包括是否遵守《个人资料保护法令》的限制。

对此,槟民联后座议员委员会主席黄汉伟表示,槟州政府不受到资料保护法令的约束,因此不存在法律问题,

电讯公司不可转用商业

他接受《当今大马》访问时表示,法令的序言已阐明是针对商业交易,而且根据第3条文,中央和州政府不受到该法令约束。

“基本上,这个法令是管制商业上的个人资料管理,如银行或通讯公司等不能擅自将民众的资料交予第三方。”

曾是一名执业律师的他表示,各州政府都可以从不同的管道,如申请表格等收集到民众的资料,不会构成法律问题。

“当然,该家通讯公司不能转用政府提供的电话号码来作商业用途,否则要承担法后果。”

可传紧急天灾意外讯息

黄汉伟也是前行政议员兼亚依淡州议员,他支持,槟政府使用短讯服务加强与民众沟通,特别是传达紧急事项的资讯。

“这是个资讯自由的年代,其它地方如纽约市政府的紧急管理办事处也设有短讯服务。”

他说,一旦发生天灾人祸,例如水电供应受干扰中断或公路阻塞之际,短讯将是传达紧急资讯给广大民众的有效工具。

“好像之前发生海啸事件,我们并没有类似的服务。如今要懂得善用,虽然未必马上就有紧急事故而派上用场。”

比佳节贺词更实际有用

黄汉伟表示,早前槟政府发送的短讯内容,可能较倾向于佳节贺词。接下来应改变思维,专注传播有用的紧急资讯。

“比如之前槟州供水机构文告提到干旱季的储水量,或是升旗山缆车服务暂定让路维修之类的讯息,总比佳节的祝福语有用多了。

为了突破特定主流媒体封锁讯息的困境,槟州政府除了印制大量的传单和《珍珠快讯》,早在2011年通过公开招标,每年耗资1万4000令吉发出20万封短讯(每封7仙)给槟州民众。

一开始发送过的短讯,包括邀请民众出席州政府主办的马来歌坛天后宁拜祖拉(Ning Baizura)演唱会及攸关木寇山风波的资讯。

社交媒体不比短讯普遍

被询及类似的短讯服务是否多此一举,黄汉伟表示,现阶段短讯仍然是最普遍和基本的管道,普罗大众在街上都可以收获资讯。

“若采用社交媒体,只有智能手机的用户才能第一时间收到资讯。”

针对民政党质疑,此计划会否像免费上网服务一样,免费实行一段时间就需要槟政府付费,他相信,槟政府一年后会按照程序探讨下一个步骤。

“而且,科技的东西可能只维持三五年,之后就出现其它更有效的新管道。”

No comments: